巴图对张宏深表不满。他告诉记者,张宏并没有医科的任何资质,也不是锡盟社保部门的公务人员,而且在整个就医和报销过程中,张宏从未到父亲就医的朝阳医院来核实是否本人就医;每次都是在北京医院眼科中心附近的马路边见面签单,颇有点街头交易的感觉。巴图甚至开始怀疑张宏“医保业务监督员”身份的真实性。
在接受采访时,张宏表示,自己只是锡盟社保局的临时聘用人员,合同每年一签,每个月工资一千多元人民币,具体职责是:第一看看是不是本人就医,第二看看报销的发票是不是有假发票;只是审核一下票据,并无任何权力。“我在北京也就是给他们(锡盟社保局)帮帮忙,做做服务,因为很多从锡盟来的医保患者对北京的医院不熟,我就帮忙指导一下联系哪家医院。”
锡盟社保局医疗保险科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张宏在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就是锡盟外聘的驻京监督员了。“这些年来,医保患者异地就诊和报销的情况日益增多,冒名顶替住院和使用假发票的现象经常发生,为了规范异地票据的报销,我们就外派监督员在就医当地对医保就医进行监督,以免患者报销时来回折腾增加不必要的成本,也为我们节省了成本。”
“被推广”的异地监督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关人士介绍,由于各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从而导致了各地医疗消费水平和医保政策的不同,比如,各地医药三大目录(药品目录、诊疗目录、医疗服务设施)不一致,医保账户的支付比例及住院报销比例也不同。这就导致异地医保报销审核更为繁琐。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