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得只剩下房子了
年近50的吕梁市民苏先生和爱人都是工薪阶层,儿子在上大学,苏先生最让人艳羡的是有3套房产,一套城郊祖宅,市值30余万元,现出租,每月租金400元;一套商品房,市值50万余元,自住;一套单位集资房,市值40余万元,现出租,租金每月800元。“虽说还有近10万元的贷款,可咋说咱也是资产过百万元了,但净成了房子,现在我们还得勒紧裤腰带供儿子上大学、还贷款。等儿子工作了,贷款还完了,我们也该退休养老了。”苏先生说。
其实像苏先生这样的情况并非少数。许多人为了置办一套房子,从富翁到“负翁”,攒钱买房,攒钱还贷,沦作“房奴”。目前,许多中国人的财富都集中在房子上。实际生活中,买了房的许多人的存款较少,不少人还有借款或贷款,除了房子作为固定资产外,钱包里仅剩刚刚好的生活费用,外出旅游、大件购买往往都得精打细算。虽然说城市房产升值很快,但大家只是理论上的富有——房子总归在住,不卖出去就产生不了现钱,卖出去了再买也许比这还贵。
前段时期,一个需要多少钱才够养老的话题曾引起许多人的关注。以80岁为基本寿命,为退休后积攒20年至25年的养老钱该会是多少呢?有理财师估算,抛开通胀因素,25年至少需要30万元;按过去20年的水平考虑通胀因素,90万元只够吃饭,加上医药费,105万元打底。
估算养老钱的多少会有差异,但不可否认的是,养老金比工资少,收入水平会依年龄递减,而养老成本则会越来越高,对养老保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会越来越多。
那么,以房养老究竟可行不可行?
以房养老的N种模式
以房养老,很多人直接想到的是多一套房子租出去,租金用于补贴养老金。事实上,除此之外,以房养老的模式有很多种。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或称倒按揭。老人将房屋抵押给有资质的银行、保险公司等机构,每个月从该机构取得贷款作为养老金,老人继续在原房屋居住,去世后则用该住房归还贷款。这种模式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在欧美国家盛行30多年。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