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养老”靠谱吗
“25岁工作,不交养老金,每月存500元,这样30年后,总计可得381203.44元,存5年定期可得利息90535.82元,分到每个月是1508.93元。再等5年拿自己存的退休金,每月就可以得3376.23元,而你的本金还是38万多元。咱养老再也不用麻烦国家啦!”近日,一篇有关“月存500靠自己养老”的帖子再度引发了人们对于养老金的关注。
不过,这种“自我养老方式”在专业人士看来“漏洞百出”。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劳动关系研究所所长常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这种算法肯定是不科学、不合适的。”
“‘自我养老’的算法太单纯了。”常凯表示,因为利息并不是一个定数。变动中的利息很难保证“自我养老”中提到的退休后能拿到的钱数。
常凯认为,作为老百姓,用“自我养老”替代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做法是不足取的。“一是‘自我养老’中的这种算法不科学,无法保证退休后能收益那么多的钱。一旦风险出现的话,公民个人是毫无补救办法的。二是即使发生通货膨胀,社保基金有一定变化,但有一批专家在想办法让其能做到增值保值,怎样可以规避风险。这些都不是个人能够解决的问题。总之,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安全性要比‘自我养老’的安全性高得多,所以社会养老保险与‘自我养老’不能简单进行类比。相对来说,个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还是更有保障。”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