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知识手册 | 传统型养老险 | 分红型养老险 | 万能型养老险 | 投连险 | 产品 | 案例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养老险频道 > 其他 > 正文
被挡在PPP之外的养老项目:养老金融也非重点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目前养老PPP项目的政策和制度环境还不是非常稳定,招投标市场是否具有竞争性尚不确定,基于公共服务供给绩效的支付体系也还没有完全建立,“这些都是养老PPP项目实施之前需要建立的基本保障”。
 
  杨燕绥也表示,由于养老PPP自身公益属性的标签,养老行业的利润不宜过高,应控制在10%以内,投资回报周期设定在十年之内比较合理,“这是养老PPP项目首先需要明确的微利综合两原则”。从这个角度来看,养老金融并不适合PPP项目。
 
  不过,在多位专家表达养老金融不适于PPP之时,也有一个险种被频频提起,成为了例外——老年长期护理险。今年7月,人社部发布《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目前,河北承德等15个地区将会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试点。然而,对外济易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孙洁指出,如果实行长期护理险,财政负担将会很大。在多种资金来源的渠道中,商业保险也被纳入了考量。
 
  去年5月,北京市海淀区民政局与人保寿险试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通过引入商业保险,借助商业保险的市场运作优势,为海淀区失能老人提供长期护理保障,不仅推动建立健全政策,也能促进保险公司推出相关产品。在更早之前的2012年,青岛就建立了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覆盖全市医保人群,并在2015年交由商业保险机构经办。
 
  张雪梅指出,目前养老最大的问题就是支付能力的问题,长期护理险恰能解决支付问题,但保险本身的资金来源就尤为重要。有业内人士表示,长期护理险目前在定位、筹资方式、保障标准和老年人鉴定标准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困难有待解决。
 
  养老地产将被拒之门外
 
  “如果是纯粹的商业行为,以养老为噱头,卖完房就走,没有配套的养老服务,那根本不需要政府去做PPP”,党俊武认为,以卖房为主的养老地产不适合PPP方式,分清楚养老地产和养老社区尤为重要。
 
  自2008年起,保利、远洋、万科等地产巨头纷纷试水养老地产,中小企业也在此后迅速跟进。然而大部分开发商以养老为名义拿地,将房卖给老年人,赚到钱后就离开,最为重要的养老服务经常被忽视。
 
  中国太阳城集团董事局主席朱凤泊表示,提供养老服务所产生的利润远低于卖房的利润,很多开发商不愿投入。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副会长、秘书长曾琦也指出,养老社区的盈利模式还不健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给予配套的优惠政策和实施细则,开发商在涉足的时候自然有所顾虑。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