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知识手册 | 报销型医疗保险 | 重大疾病保险 | 津贴型医疗保险 | 护理保险 | 产品 | 案例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健康医疗险频道 > 深度评论 > 正文
短期健康险理赔风险管控探索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近年来,保险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一面是长险的“理赔难”市场形象长期存在,一面是短期险尤其短期医疗险的赔付率的居高不下的残酷现实。

  另外,作为理赔人员,综观大局必不可少。每月月底,我们分险种、分机构统计短期险的赔付率。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我们要清楚知道,哪些数据合理,哪些数据不合理。如果不合理,什么险种出问题?哪些机构出现问题?出现的问题是小概率事件,还是管理上出现问题(譬如:应该验伤案件的没有验伤;当地的医疗风险过高,医生乱开药、乱做检查,收费过高;业务员联合客户欺骗公司等等)。对于小概率事件,属于纯粹风险,理赔人员无法管控;但是,面对管理上的问题,我们要从管理上的进行有效控制,譬如规定定点医院,将医疗风险过高的医院从定点医院名单中删除;规定2000元以上的意外医疗必须约见被保险人,并进行验伤;规定提供处方;规定住院金额3000元以上查勘人员必须调阅病历等等。但是,以上这些措施都是我们管理风险的一种手段,主要用来防御,而并非刁难客户的攻击性武器。因此,充满掌握、分析各种理赔数据,成为理赔人员因地制宜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防范风险的有力依据。

  同时短期意外险尽管没有短期健康险共性问题,但同样市场风险控制难度很大,是因为现有的社会环境直接影响着理赔效率,如法制环境不健全、医疗环境不规范、诚信环境不理想、人才环境不适应等。虽然上海就面积而言并不大,地理环境也并不复杂,但是要想在出险后做到第一时间现场查勘,难度不小,各个郊区大多离市区有40多公里左右,各地差异比较大。比如目前市场上拼得火热的老年人意外险和护理津贴产品,新华上海尽管在全国范围内尤其上海做的最大,但根据近两年新华上海公布的赔付率居高不下,但续保率却是屡创新低,只有开拓新市场,风险把控也没有能像预期的一样,市场反应也不一,这样产品究竟谁收益?保险权衡了谁的利益,各有各的苦衷。

  三、核赔管理专业化之路的延伸

  核赔风险的把控不尽体现在核赔人的专业审核审批上,更重要的是核赔人要有风险把控的理念,善于总结、统计、分析风险的关键点和重点,从而做到规划管理。从这个角度讲,作为一家全国性的寿险公司,专业作业同时全局统计分析是核赔风险管理的重要两个方面。同时各个地区有自己的差异性,所以给当地机构人员一定的理赔权限,更有助于结合当地市场处理事务作业。所以公司需要有明确的核保和核赔标准,并实施权责明确、分级授权、相互制约、规范操作的核保、理赔管理机制,通过明确的岗位职责、分级授权制度,结合日常考核及审计,强化核保核赔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以下是个人的几点建议

  1、建立首席赔人管理机制:分公司在分支机构设立首席核赔人,为机构最高核赔权限管理者,在总公司两核委授权的范围内对机构内核赔作业负有最终审定权和解权;

  2、制定明确的核赔标准:公司制定了理赔案件受理、立案、审核签批、理赔调查及理赔卷宗缮制等方面的作业指导,为"两核"风险防范奠定了基础;

  3、实行权责明确的"两核"权限授权制度;对核赔人员实施专业管理:实施"两核"专业技术人员评聘管理办法,详细规定核赔人员适任条件、评聘考核、制式培训、专业操作等,定期进行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对两核人员实施专业管理,分级授权。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