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卫生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只要了解国民卫生服务在医疗新技术的采用上做得有多差,你就不会对此感到惊奇了。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KarolinskaInstitute)的研究显示,英国在使用肿瘤新药方面处于中游以下的水平。在英国有61个拥有放射线治疗设备的医疗单位,但仅有28个使用了最新的机器。病人的等候时间——在大多数欧洲国家的卫生体制中是闻所未闻的——在英国却仍然是相当长的。事实上,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从1999年到2004年5月这五年时间里,英国病人的平均等候时间已从43天上升为54天。
然而英国国民卫生服务体系的运行成本并不低,截至最近的这十年时间,英国卫生体系将耗费10%的GDP(据卫生部统计,占全世界GDP的0.3%;约一千多亿英镑,平均每个家庭约4500多英镑)。国际经验表明,这样的财政投入水平应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快速的医疗服务。
英国不断增长的卫生支出却并没有带来更为有效的医疗服务。英国首相的智囊团和经合组织都已经发现,自1997年来,英国医疗服务水平已下降了近20%。大部分增长的支出用在了提升医务人员,尤其是医生的工资上。国民卫生体系录用的管理人员比一线的医务人员还要多得多。从1999年到2005年的6年间,医生人数增加了28.8%,护士仅增加了22.6%,而管理层人数却以多出三倍的速度在增长,增幅为62.2%。
同时,现行卫生体系存在高度的不平等。托尼?布莱尔在费边社(FabianSociety)的一次演讲时说,国民卫生服务是一个“严重不平等”的体系——最穷的人接受最差的服务。数千个得不到良好治疗的病人只能选择花上两倍于公立医院的钱到私立机构接受治疗。而穷人没有这样的选择权,只能忍受全民医疗体系提供的糟糕的服务。
国民卫生服务体系存在的结构性问题
那么作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英国又该如何面对这些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有必要追溯到国民卫生服务体系建立的背景。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出现了一种鼓吹政府应该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不论等级和社会地位的全民社会福利和医疗服务的政治共识。二战期间政府相对较好地提供了社会服务的事实使很多人认为国家在和平时期也完全可以一种公平和有效的方式提供各种服务。
在1948年,英国政府将原由地方上管理的3118所独立的医院、家庭护理中心和诊所收归国有,并强迫所有医务人员成为公职人员。新的国民卫生服务体系严格按照团结稳定和体现“社会公平”的原则建立。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