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儿童营养和食品安全。成都不断改善儿童的营养保健状况,采取多种医疗保健措施,促进母乳喂养、优化儿童膳食结构,2010年实现了以县为单位0-6个月内婴儿母乳喂养率达到88.51%;全市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发生率从2000年的4.6%下降到2010年的1.11%,儿童营养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成都市把加强对母乳代用品、儿童食品的日常监管、严格市场准入、打击制假售假违法行为作为食品监管的重点内容,从产品原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到产品的出厂检验全面实施重点监管,使我市儿童相关产品质量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努力保障儿童食品安全。
推行儿童住院大病保险。全市在2005年8月推广实行中小学生、婴幼儿住院医疗互助金制度,成为全国第三个实施少儿住院医疗互助金的城市。2007年1月,在不提高城镇儿童缴费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政府投入,筹资标准从每人每年40元提高到了每人每年120元,医疗待遇按成年人200元筹资标准执行。2008年儿童筹资水平进一步提高到每人每年220元。截至2010年,全市城乡参保儿童达175.89万人,其中属民政、残联资助和计生三结合帮扶对象的33.15万名少儿参保给予全额资助,全市参保率达100%。享受住院实际报销和特殊疾病门诊费用的儿童为18.47万人次,保证了贫困家庭儿童能够及时看病就医。
三、儿童教育
市政府一直把儿童教育置于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优先地位,将均衡发展义务教育作为提升城乡儿童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大力推进。在全市各级人民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成都儿童教育事业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发展均衡教育。市政府打破城乡分割局面,全面优化全域成都中、小学布局,实施教育资源与教育需求统筹,设施装备、资金投入、教师配备、教育质量评估等城乡一体化,积极推进全市教育现代化。2004年至2007年,一次性筹集建设资金10亿元,高标准新建和改扩建了410所学校,覆盖全市96%的乡镇;近三年,全市投入7.2亿元,完成了193所薄弱学校校舍改造、技术装备配备工作;2009年灾后重建的169所中小学校如期交付使用,建设面积152.8万平方米,就读于板房学校的17万余名学生全部回到永久性校舍学习,灾区基本实现办学条件现代化;实施校舍安全工程总体规划项目共1803个,已完成1460个项目,涉及595所学校。全市统一城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并提前一年达到国家基准定额标准。2009年,全市小学、初中生均公用经费分别提高到902元和1351元。到2010年,全市教育经费总投入约125.75亿元(其中,农村教育投入71.33亿元),较2000年的22.5亿元增加4.59倍。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