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快国民媒介素养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个重要内容。民初的战乱年代,邵飘萍和戈公振都认同新闻教育应该成为公民的通识教育。如今,在受众话语权越来越大的新媒体时代,全民学习新闻的教育思想有了更好的实现土壤。许多英文的新闻学著作中,“受众”一词已经由原来的“theaudience”转变为“theuser”,这种转变是为了强调“受众”已经不是被动地被媒介所控制,而是更多地成为“使用者”。这也能更好地说明,在这个人人都是信息传播者的时代,有必要向公民普及新闻学。大众媒体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已经不可或缺,受众对这些媒介的使用也越来越多样化,出现的问题趋于复杂化,如谣言发布、媒介审判等。要想保证良好的信息流通环境,保证社会的和谐稳定,新闻高校应该在加强国民媒介素养教育上发挥积极的作用。
(四)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新闻理想符合当前国家对人才培养的目标。民初新闻教育家强调记者的责任,认为记者道德品性需要大学教育的培养,新闻学教育除了培养新闻专业理论和新闻技能外,也应重视爱国热情和新闻理想的培养。而如今的一些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面对巨大的经济利益,发布虚假新闻甚至编造新闻,忽视了自身媒体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新闻记者的这些行为导致媒体公信力降低,给受众带来错误的舆论导向,降低了信息内容的传播效果。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新闻教育更应对新闻从业者进行新闻职业道德的教育,通过开设新闻伦理等课程,培养学生的新闻理想和爱国热情,使新闻工作者在从事新闻工作中自觉遵守新闻职业道德规范,提升媒体的公信力,发挥新闻事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更大作用。
民国初年,是我国新闻事业发展的繁荣时期,也是我国新闻教育诞生的时期。徐宝璜、邵飘萍、戈公振作为我国早期从事新闻工作的代表者,他们提出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民学习新闻学、培养全能型新闻人才等新闻教育思想,促进了当时和以后的新闻教育和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教育工作者应该汲取前人的经验,使我国的新闻教育走出困境,更加适应时代的要求,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