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晓明:项目还没有定,我希望能够从注射疫苗或健康教育开始,做得好的话效果比较好。
日报:总额预付之前也被批评导致医院推诿病人,如何进一步精细化管理?
沈晓明:作为控制医保费用不合理增长的一个措施,总额预付我们已经做了四年了。从这个措施推出的那一天开始我们就明确这是个临时性措施。这个措施最原始、最基本的目标就是要把医疗基金的水分绞干,把医院做大基数的动力打掉。
我们现在在做医保基金的精算,就是预算的精算。
日报:就是上海市医保办依托复旦大学数学学院开展的医保费用数学模型研究?
沈晓明:是,这个模型已经基本形成了,之后要空转,把所有的数据输入进去验证这个模型的合理性,下一阶段这个模型还要去各个医院征求意见。这个模型大概有几百个参数,医院要对参数提意见,比如各个参数的比重多少的问题。
这个模型估计今年就能够准备好,明年可以使用。届时医院的医保额度就不是像现在这样凭历史数据,或者凭经验确定,而是依据模型,由计算机自动生成。
日报:这样就彻底解决了医院因为医保额度而推诿病人的动因?
沈晓明:总额预付之后,大家会担心推诿病人、分解收费、看一次病挂两次号这些副作用。但是事实上我们监控下来这些问题是一直存在的,并不是总额预付之后才存在的。
我们担心的这些事情确实有,但是和总额预付政策出台前相比,并没有显著的差距。对这种事情,我们将发现一起,严肃处理一起。
日报:作为配套,其他的支付方式是否也会有推进?
沈晓明:按病种收费,上海已经实行将近十年时间了。我们有阑尾炎、胆结石等17个病种,一直是按病种收费的。但是实行下来,效果没有预想的好,所以我们决定按病种收费不作为今后主要的形式。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