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2006年底,原董事长关国亮被正式免除董事长职务,由时任总裁的孙兵代行董事长职权,此后直至2009年底新华人寿选举产生第四届董事会。当时新华人寿董事会基本停摆,因为除董事长由孙兵代行职权外,第三届董事会也于2005年12月就已经任期届满。
根据这一期间的媒体报道,新华人寿在这三年时间里,公司的机构设置中也没有“董事会”这一说,只有“总裁办公室”等,公司的重大决策也正是由总裁办公室做出。
由此可见,在决定购买这份补充养老保险时,新华人寿在经济负担能力和集体协商机制方面都勉为其难。
孙兵等人凭什么
享受高额补充养老险?
接下来的问题是,即使新华人寿可以为职工购买商业养老保险,那么孙兵等高管是否就有资格享受这份补充养老保险?
上面我们提到,这部分保险费属于薪酬范围,根据《金融类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办法》,金融国企负责人的薪酬应该与企业考核、责任大小、贡献程度有关。
根据《金融类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绩效薪酬评价暂行办法》,企业考核主要是对盈利能力指标、经营增长指标、资产质量指标以及偿付能力指标四大指标的考核。
那么,当时孙兵班子的绩效如何呢?
我们知道,关国亮事件让新华人寿遭受重创。2006年下半年,客户纷纷退保,保费急速下滑,2006年底还勉强排在泰康人寿之前,但到了2007年底已经被泰康人寿赶超。
但2008年7月,新华人寿首度以约50亿元的月度保费收入超过太保寿和泰康人寿的48亿元和41亿元。2009年9月至11月,新华人寿便替代泰康人寿,对太保寿险步步紧逼,保费收入一直保持与后者10亿元左右的差距。截至2009年底,太保寿险保费收入为675.76亿元,泰康人寿和新华人寿分别以670.11亿元和667.81亿元的规模紧随其后。到了今年1月,新华人寿保费收入达到108.73亿元,同比增长106.67%,成功站上探花之位。
新华人寿仅用3年时间便登上探花之位,这不能不说是孙兵为首的领导班子的功绩。但在这一抢眼的保费数据背后,新华人寿同时也是问题重重。
一是公司内控薄弱。除此次高薪养老金事件,前不久曝光的新华人寿江苏泰州中心支公司副总经理王付荣利用职务之便,6年多时间内诈骗、挪用和侵占保险资金约3.5亿元,被业界称为“中国保险行业最大的非法集资案”……
二是管理费用水涨船高。数据显示,2008年,新华人寿营业收入580.75亿元,对应手续费及佣金支出41.97亿元, 业务及管理费57.07亿元。而同期营业收入比新华人寿多70亿的泰康人寿,对应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 、业务及管理费却比新华人寿分别低3.36亿、11.21亿多。就连当年营业收入比新华人寿多近200亿的太保寿险,业务及管理费也仅用了53.82亿元,比新华人寿还少3亿多。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