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知识手册 | 报销型医疗保险 | 重大疾病保险 | 津贴型医疗保险 | 护理保险 | 产品 | 案例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健康医疗险频道 > 深度评论 > 正文
健康险规模占比仅一成 专业化发展亟待顶层设计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健康险在我国的发展已经经历了多年,健康险近年来发展的势头如何呢?有官员认为,健康险规模占比仅一成,专业化发展亟待顶层设计。

  李玉泉:大病保险制度出台之前,基本医保基本是不允许商业保险涉足的,所以,人保健康最开始也是定位高端客户,后来发现很难,客户细分后需求不同,而且没有渠道。后来,我们将业务的重点放在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新农合补充医疗保险等方面,与政府部门合作建立了“政府主导、联合办公、专业运作、特色服务”的政府委托业务运营新模式,既方便了客户,又能借政府的力量控制风险。

  这样做难度大,但有成效。因为医保中心人力有限,我们替他们来做医疗风险的管控,这样不仅融入了风险管控平台,对医保基金本身减少风险也是有利的。

  比如,2011年我们和平谷卫生系统机构合作,联合办公,保费、盈亏都五五开。当年,平谷区新农合基金支出增长率为6.56%,低于全市平均增长率(13.4%)6.84个百分点,节省新农合基金支出1039万元;2012年,我们继续合作,平谷区新农合基金支出仅增长0.02%,低于全市平均增长率(9%)8.98个百分点,节省新农合基金支出1365万元。

  林瑶珉:昆仑一直在探索将“治未病”服务和健康保险相互融合,一方面将单纯提供事后理赔,转变为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的健康保障服务;另一方面还要提供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和健康保障的全方位保障服务。

  赵学农:健康险业务只有专业化才能发展起来。综合性寿险公司依靠既有的业务就可以生存,但健康险也是一个重点,也要建立自己的专业优势。实际上我们在一定程度上也在专业化,新华正在尝试建立健康管理中心。

  《21世纪》:健康险专业化经营有哪些现实困难?

  李玉泉:经营健康险对各环节的专业化要求都很高,从宏观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方面,必须要有专业化的支持和保障。但从《健康保险管理办法》发布以后,虽然政策上要求健康险专业化经营、独立核算,但相关配套制度实践中没跟上,还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符合健康保险风险特点和经营规律的核算制度、风险管理制度、核保核赔制度和精算管理制度等。因为大环境及整套监管体系还没有按照专业化的要求来,消费者意识从某种程度也不专业。

  再者,健康险要有专业化经营理念,寿险报销式操作在健康险里肯定不成功,也不符合国家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精神。更重要的是健康管理,通过体检、教育、调整饮食结构等,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疾病才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根本途径。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