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部门揭开了冰山一角。从记者实际调研来看,在一些看似“高收益、低风险”的保险信托计划中,隐藏着一环套一环的关联安排,错综复杂的交易结构,交叉叠加的风险敞口。
在经济增速放缓压力下,信托行业正步步走下神坛,打破“刚性兑付”乃大势所趋——监管敲响警钟的背后,是对“保信合作”恐成昔日“银信乱象”翻版的担忧。流动性一旦陷危机,恐如多米诺骨牌般祸及负债端,甚至影响到保险机构自身现金流。
风险初露,虽基本可控,然不得不防。
保险资金投资信托计划始于2012年10月。政策甫一开闸、业务启动初期,买卖双方都只是“摸着石头过河”。
经过两年多的磨合,保信合作规模从0飙至2805亿(截至今年6月末)。收益高于保险资金传统固定收益类工具的信托产品,一夜之间成了保险机构眼中的“香饽饽”。
2013年上半年,在各种政策限制下,信托全行业资产规模依然飙升,保险资金被认为是其中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
“达成默契”的保信合作
规模一路高歌猛进的同时,保险机构与信托公司似乎也达成了某种默契。从购买项目到借用通道,从单纯的买卖关系到全方位的合作,双方俨然一副“亲密伙伴”、“如胶似漆”之状。
尤其是对于在负债端大量销售高现金价值保险的保险公司而言,信托计划正对他们的胃口。这些依附于网络和银保渠道销售的高现金价值保险产品,“预期收益率+渠道手续费”之资金成本合计在6%以上。而平均收益8%到10%的信托产品,正好可以在收益上覆盖负债端成本,与这类险种进行匹配。
一拍即合之下,双方合作更进一步。新的合作模式诞生,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开始“定制”信托产品。顾名思义,就是由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自己寻找基础资产项目,通过信托公司做成信托计划发行。如果保险资管公司自己作为投资人,可以拿到9%到10%左右的收益率,而信托公司只是收取少量的中间费用。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