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上,对大病的描述也正是基于其给家庭经济能力所带来的影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灾难性的医疗支出指的是强制性支出大于或等于扣除基本生活费之后家庭剩余收入的40%。
那么到底是多大一笔支出?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曾经做过一个关于重大疾病医疗费用的统计:恶性肿瘤的治疗费用10万-30万,平均15万;急性心肌梗塞,平均10万;脑中风后遗症,10万-12万;慢性肾衰竭,洗肾400元/次,1-2次/周,换肾15万~30万,等等。
显然,大病已足够昂贵。这是从家庭的角度理解大病,对于整个国家来讲,大病也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
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利用2003、2008、2011年三
次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家庭询问调查数据,对2003年以来中国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经济风险的保护开展了系统分析。
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灾难性医疗支出发生比例为12.9%,而这个比例在过去8年间变化不大。如果以13亿人作为基数计算,2011年,我国约有1.7亿人口面临灾难性医疗支出。
尽管过去8年的比例变化都不大,但一个新出现的因素,则很有可能使国家对灾难性医疗支出的应对变得更加严峻。这就是日益严峻的慢性疾病防控形势。
卫生部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慢性病患病、死亡呈现持续、快速增长趋势,我国目前确诊的慢性病患者已超过2.6亿人,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已经占到总死亡的85%。
“慢性病对劳动力人口威胁已经很大,比如现在选援外项目健康的劳动者,因为慢性病的问题都很困难。”全国慢性病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李立明指出,而且,“慢性病是一个终身治疗的疾病,这对我们国家以后的医疗费用和负担带来很大的挑战。”
慢性病和大病概念上并不能完全等同,但由于慢性病的发展,大病中常见的脑血管病、癌症、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脏病已经位列城乡死因的前四位。
可以看到,大病已来势汹汹。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