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现在确定新农合保障大病的病种,肯定考虑的关键因素就是新农合基金的保障能力。”前述医疗人士说。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已经有观点提出质疑,以现有新农合资金的盘子能否真正将这20个大病兜起。
人社部门采取的类似办法,则是涵盖精神病、恶性肿瘤、肾透析等疾病的特殊疾病门诊。但基金压力也很大。
商业补充医保来了
在7月19日国务院深化医改领导小组第十一次全体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特别强调建立大病保障机制,把基本医保与商业保险结合起来。
在加大政府投入,逐步提高基本医保最高支付限额的同时,李克强提出支持商业保险机构承办大病保险,形成政府、个人和保险机构共同分担大病风险,医疗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居民消费水平及财政承受能力相适应的机制。
实际上,我国的商业补充医疗保险起步并不晚。
199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后,各商业保险公司开发了为基本医保个人分段自负部分以及封顶线以上费用所进行补偿的险种,通称为补充医疗保险。
我国医疗市场上存在的巨大空间,保险行业颇看重这一领域的前景,包括中国人寿、中国平安等保险公司已纷纷开办针对重大疾病的保险项目。而国外的医药巨头,也对中国重大疾病领域跃跃欲试。
“我们相信,在恶性肿瘤等重特大疾病的治疗领域,商业保险将承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某跨国药企近期与多家国内保险机构,开展了专门针对恶性肿瘤的商业保险项目。这家药企的负责人还表示,“目前,该项目已经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展开试点。”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