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医保制度的发展,1998年是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随着东莞经济活跃程度提高和就业机会增加,人口数量和结构开始发生变化(至2012年末,东莞常住人口829.23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87.02万人)。当年,人口倒挂的一现象已见端倪。为了适应外来务工人员谋求同等社会地位、同等社会待遇的迫切要求,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市委、市政府将建立城乡一体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上了议事日程。
1999年11月8日,《东莞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规定》公布,这一医保制度并不设置户籍门槛,还率先把外来务工人员囊括在内。只用了1年的时间,就有60万“新莞人”参与,获得了和户籍居民同等的医保待遇。
时任东莞市社会保障局局长,现任东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的李小梅说:“《东莞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规定》出炉,标志着打破户籍限制、迈出统筹的第一步。”谈起政策制定的初衷时李小梅说,“东莞市从制度设计出发,让基本医疗保险一步到位,要覆盖到为这座城市贡献辛勤汗水的所有农民工。”
如今,在623万东莞医保参保人中,有近500万是外来务工人员,占了参保人数的80%。40多岁的张瑞玲就是其中一员,十多年前从老家湖南来到东莞打工,是最早的“南下”打工者之一。
在她眼中,东莞不仅是一个实现梦想和价值的地方,还是一个极具包容性的城市。“2000年,我参加医保后就拿到了社保卡,刷卡看病,都可以享受医保待遇。前年我住院花了7500元的医药费,医保报销比例达到90%以上,和东莞人一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