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行业基础性建设,营造良好的职业空间。
一是加强行业正面宣传,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整合保险宣传资源,发挥行业整体力量,通过媒体介绍、公益活动、社会咨询等方式宣传保险业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最新成果,让社会正确客观地认识保险、了解保险、支持保险,同时,加快推动保险知识进学校教材的工作,促进保险知识普及与国民教育体系的有效结合;进一步完善客户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高水准、高附加值的优质服务,形成良好的口碑宣传;引导营销员树立健康的职业形象,提升社会对保险营销员的接受程度,增加职业荣誉感。
二是加强诚信建设,塑造保险营销良好形象。首先,完善保险信用体系,建立营销员资信及业务水平等级资格制度,从制度上约束营销人员恪守诚信原则和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其次,加强信息披露,确立行业统一的信用评级标准,完善行业“黑名单”制度,加强对优秀营销员的正面宣传,引导营销员树立诚信意识,规范展业行为;第三,加强社会公众监督,通过社会舆论强化投保人维护消费者权益和监督营销人员市场行为的意识,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三是完善营销教育培训体系,提高队伍留存率。完善营销教育培训体系,从专业素质角度,结合市场特点、社会环境、行业发展、国际经验等组织开发适合不同层次营销人员发展要求的课程体系,走立体化、大培训之路,通过贯穿职业生涯始终的教育培训提升队伍素质,并通过持续道德教育,不断提高其职业素养,达到营销人员职业和事业的平衡,走出一条适合中国保险业长期健康发展的营销培训之路。
四是加强保险文化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法规制度为保障,以诚信道德为基础,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责任,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构建突出社会责任的保险文化,形成从业人员、公司、行业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和良性互动。
加强监管,优化职业发展环境。
一是推进保险营销法律法规制度体系的建立完善,加强市场行为监管。监管机构应针对我国目前保险营销体制的现状及其发展的实际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法规制度,并积极推动保险营销法律体系的构建,消除营销员与保险公司之间角色定位模糊、法律地位不平等等问题,保障专业化、职业化保险营销队伍的建立和发展。加大对市场违法违规和恶性竞争等不良行为的惩戒力度,制定完善处罚规则,从制度层面规范保险市场主体以及营销人员的经营行为,维护公平竞争,优化市场环境,提升行业美誉度。
二是完善营销管理制度,强化营销员持证上岗管理力度。按照走精兵道路的发展要求,从制度要求上严把准入关,以制度的形式明确准入条件,并且强化制度的执行力,确保制度要求落实到营销增员管理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同时,公司在执行增员政策上要突出把握能力水平的适应性、综合素质的成长性、道德品质的可靠性。进一步加强营销员的持证管理,提高营销人员持证率,普遍推行营销员挂牌展业,杜绝无证人员进入市场。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