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种种因素的制约,第一支柱覆盖率低,第二支柱发展速度不理想,而高速的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化又迫使社会对养老保障的需求空前提升。因此,快速发展第三支柱的商业养老保险成为解决养老保障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有效措施。作为商业养老保险重要组成部分的团体养老保险如何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作用,成为保险经营者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回答和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分析当前社会对养老保险的具体需求、分析在制度转型过程中团体养老保险的角色变化,从而找到团体养老保险发挥作用的领域。
当前社会对养老保险的主要需求分析
要发展商业团体养老保险,首先要研究社会对养老保障的具体需求及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分析哪些需求适宜于通过团体养老保险的形式来解决。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化不断加快的宏观背景下,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不断改革和完善的现实要求下,我国社会对第三支柱的养老保障需求,也即对商业团体养老保险的需求突出地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人口老龄化促进社会对养老保障的需求迅速增加
我国人口基数大,为控制人口,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推行限制生育政策,使人口出生率大幅下降。经济的发展、医疗事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一系列社会进步成果,促进了我国人均寿命的持续延长。这两种因素,使我国人口结构已经进入老龄社会,并呈现老龄化不断增强的趋势。据世界银行测算,到202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突破人口总量的16%,届时对养老金的需求将是目前水平的10倍以上。
当今世界上老龄化社会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而且是在经济发展至相当高的水平后才出现的,国家和居民的财富积累已经可以抵御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保障需求增加。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是其它国家前所未有的,并且发生在经济发展水平刚刚解决国民的温饱问题的时期,国家财政和居民个人都尚未积累足够的财富来应对突如其来的养老保障需求。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保障需求的增加,迫使养老保障事业以超常规的速度发展,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对养老保障的需求。受国家财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很难大范围覆盖,企业年金也难以有较大的发展,大多数居民的养老保障还需要靠个人或家庭解决,这无疑为商业养老保险提供了难以估量的巨大的发展空间。
城市化进程促进社会对养老保障的需求增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一方面造成城镇劳动力需求增加,另一方面致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从面促进了人口城市化,据统计,我国每年城镇新增人口超过1500万人。提高城市人口比例,是我国扩大内需发展经济的长期策略,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人口城市化的进程会持续深化。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