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目前政府部门有着很高的储蓄,占2008年GDP的8.4%,但是未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政府势必需要增加在养老保险、医疗等方面的开支。政府能够负担起这些开支的增加吗?中国会因此而陷入公共债务危机吗?会有什么样的相关政策出台以应对人口结构变化的挑战呢?
中国目前的养老保险制度仍然存在诸多缺陷,尚处于初级和完善阶段,而人口老龄化也的确会给中国带来养老保险制度方面的诸多挑战。但这是一个长期过程,并且未来十年中人口老龄化的财政负担尚不会急剧恶化。另一方面,政府也应该尽快启动改革以应对未来的挑战,当问题显露出来时再改变恐怕为时太晚。
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
直到几年前,中国养老保险体系基本上只覆盖城镇正式职工。1995-1997年的改革采用了世界银行推荐(1994)的三支柱模式(ThreePillars),即建立社会统筹的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个人自愿养老金(如企业年金)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具体而言:
(1)、基本养老保险采取社会统筹,实行的是现收现付制,要求职工所在企业按照其工资水平的一定比例缴纳(实际缴付比例大都在20%左右,但有些地区高达近30%,有些地区为个位数),由企业所在省市区统筹(统筹水平已经基本从原来的低级政府提高到了省级水平)。缴满15年后,职工退休后可以获得标准为当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20%的基础养老金。缴纳期限若高于15年,每满一年按一定比例增加基础养老金。
(2)、个人账户是指职工个人按照工资的8%缴纳保险金,计入其个人账户,可在退休后按每月一定比例提取。
(3)、企业可以自愿提供职工年金计划。企业年金按照个人账户方式进行管理,费用由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其中企业缴费在工资总额4%以内的可以计入成本。目前提供年金计划的企业非常少。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