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知识手册 | 报销型医疗保险 | 重大疾病保险 | 津贴型医疗保险 | 护理保险 | 产品 | 案例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健康医疗险频道 > 重大疾病保险 > 正文
我国保险业改革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商业保险从诞生到现在,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社会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成为现代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政府提高管理效能的重要市场化机制。
  尽管我国保险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起步晚、基础差,整体水平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保险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主要表现为“四个不适应”。一是与国民经济发展整体实力不相适应。2010年,我国GDP世界排名第2位,但保费收入排名仅第6位。保费收入占GDP的比重,世界平均为8%,我国为4%。二是与和谐社会建设不相适应。我国人均长期寿险保单持有量、医疗费用由商业健康保险承担的比例、财产和责任保险投保率、保险赔偿占灾害损失的比例,都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保险作用发挥得还比较有限。三是与人民生活水平不相适应。目前保险产品还不丰富,有许多人民群众迫切需要的险种还不能提供,不能有效满足社会多层次、个性化的需求。保险服务跟不上,存在重销售、轻服务的现象,理赔难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四是与金融体系改革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我国保险资产占金融业总资产的比例仅为4%左右,甚至低于很多新兴市场国家。

  差距意味着潜力,意味着发展空间。保险业发展中的不适应,迫切地要求通过深化改革,促进保险业又好又快发展,提高整个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切实发挥保险应有的功能。

  三、保险业服务经济社会的实践

  国务院23号文件指出,保险具有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风险管理功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是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为贯彻和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近年来,我们坚持“想全局、干本行,干好本行、服务全局”,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

  (一)发挥保险的“经济助推器”作用,保障和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投资、消费、出口是经济的三驾马车,在这三个方面,保险都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同时,保险业通过灾害赔付,能够促进灾后经济重建和恢复生产,优化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因此,在很多国家,保险被称为“经济助推器”。

  一是及时进行灾害赔付,帮助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初步统计,仅在2002至2010年,保险业累计赔付近1.6万亿元,平均每年赔付2000多亿元。特别是在一些重大灾害事故发生后,保险赔付为灾后恢复重建发挥了积极作用。比如,2003年的淮河流域水灾,保险业赔付5亿多元,同年的上海地铁发生透水事故,保险业赔付7.1亿元;2005年我国沿海部分地区连续遭受七次强热带风暴袭击,保险业赔付13.3亿元;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5·12大地震,保险业赔付超过100亿元。在湖南,保险业近十年累积赔付超过470亿元。

  二是发挥保险资金融通功能,支持国家经济建设。保险资金具有长期性、稳定性的特点,可以在实体经济投资和繁荣资本市场方面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在实体经济投资方面:从保险资金的性质看,特别适合投资周期较长、收益相对稳定的基础设施项目。近年来,保监会稳步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引导保险公司以债权和股权等方式投资国家基础设施项目和企业股权。目前,保险资金已经设立了多个股权计划和债权计划,投资涉及交通、能源和市政等多个领域,分布全国16个省市。其中,投资京沪高铁项目260亿元,投资天津9条城市道路200亿元,投资上海世博会及配套项目100亿元,投资北京地铁项目30亿元。按照最近出台的《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保险资金投资基础设施等债权投资计划的账面余额不高于上季度末总资产的10%。在繁荣资本市场方面:保险业通过参与资本市场发展,间接地支持企业融资。保险公司已经成为我国债券市场的第二大机构投资者和股票市场的重要机构投资者。截止2010年底,保险资金运用余额4.6万亿,其中债券投资2.3万亿,股票和基金7737亿。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