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知识手册 | 社保查询 | 养老保险 | 医疗保险 | 生育保险 | 工伤保险 | 失业保险 | 百家争鸣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社会保险频道 > 养老保险 > 正文
 
张怡恬:对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效率的分析与评价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效率的评价,遵循中观—社会、经济效率分析框架。即:包括社会效率、经济效率、政治效率、文化效率在内的制度宏观效率是制度的根本效率和评价依据,其中,政治效率、文化效率是社会效率、经济效率的派生效率。中观效率是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具有(宏观)效率的前提和基础。

  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效率的评价,遵循中观—社会、经济效率分析框架。即:包括社会效率、经济效率、政治效率、文化效率在内的制度宏观效率是制度的根本效率和评价依据,其中,政治效率、文化效率是社会效率、经济效率的派生效率。中观效率是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具有(宏观)效率的前提和基础。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改革的关键时刻起到了重要的保驾护航作用,维护了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但是由于制度的建设和发展并没有完全跟上社会发展的需要,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制度各方面效率都出现了偏低的问题。直到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思路的逐步明确、覆盖面的扩大和保障待遇的提高,制度效率才有提高的趋势。在分析评价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效率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提高制度效率的思路。

  本文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效率的评价,遵循笔者提出的中观—社会、经济效率分析框架。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效率的基本内涵是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产出和投入比。因为它的产出包括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个人激励等多方面功能,因此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效率是一个复合效率,分为社会效率、经济效率、政治效率、文化效率、中观效率和微观效率。社会效率、经济效率、政治效率、文化效率,是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宏观效率。宏观效率是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制度产生、发展所追求的主要目标,是制度的根本效率和评价依据。中观效率,也就是制度运行效率,是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具有(宏观)效率的前提和基础。微观效率是制度的重要目标,因为牵扯到幸福感、满意度等主观感受,难以比较和衡量,但微观效率实际上内化于宏观效率之中。工业社会中存在的养老社会风险,以及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功能定位,决定了在宏观效率中,以社会稳定与和谐为指向的社会效率是宏观效率的核心,公平共识的达成程度是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社会效率的衡量和判断标准,在一定的投入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社会效率同公平共识的达成程度和范围呈正相关关系;经济效率是宏观效率的重要方面,它是对制度在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的衡量,需要结合其对生产效率、劳动力市场、储蓄与消费、收入均等化等几方面的综合影响来具体分析;政治效率、文化效率是社会效率、经济效率的派生效率,因为运行良好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能够使政党获得更广泛的执政基础,能够使人们更加认同互济、养老风险共担的制度设计理念,推动社会文化(主要是社会伦理观、公平观)进步,而制度运行良好,是以制度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率和经济效率为基础和前提的。这样,我们就得出了一个全新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效率分析框架——中观—社会、经济效率分析框架。它的内涵是:在保持一定中观效率的前提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宏观效率中的社会效率和经济效率共同构成评价制度效率的主要依据。这一分析框架,摈弃了单纯以经济效率衡量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效率的有失偏颇的思路,可以更全面、准确地分析和判断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总体效率。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

社会保险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