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专业的核保技术和理赔技术,保险公司可以进行专业化的风险选择,同时通过加强与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建立沟通平台,量化风险控制指标,从而有效地控制医疗费用和道德风险。
3、信息共享
目前保险业界已广泛达成的共识是“业内数据共享非常有必要也很重要,但是现阶段只能从局部做起,且必须有保监会或行业协会的加入和支持”。
上海保监局于2006年就计划参照车险平台建立健康险数据库,但是由于相关部门暂时未能达成统一意见,只好先整合行业数据。最近该项项目又重新上了议事日程,目前数据标准化工作正在进行中,软件有待开发,涉及到的收费问题及数据的更新维护问题比较突出。
通过该信息共享平台,被保险人的门诊医疗费用、住院医疗费用、病史诊断等数据可以迅速及时的传递给保险公司,从而实现对医疗保险理赔费用的控制,也为保险公司的产品设计与风险选择提供了基础数据。
4、专业化经营方式
专业化经营实际上是一种组织制度的变革,是企业组织和市场进一步分工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商业医疗保险道德风险控制在制度创新上的探索和选择。
从国际上发达国家健康保险的发展来看,在德国健康保险必须与寿险相分离、彼此独立经营;在美国,虽然法律没有规定彼此分业经营,但事实上健康保险业务规模,市场份额最大的几家公司如BlueCross,BlueShield,AetnaU.S.Healthcare,CignaHealthcare等均为制作健康保险的专业公司。
近年来,医疗保险的专业化经营一直都是业内讨论的热点,业内在推进医疗保险专业化经营方面已经开展了大量工作。2002年12月,保监会下发了《关于加快健康保险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目前也已有几家专业化的健康保险公司进行了积极尝试。
需要强调的是商业医疗保险专业化经营是一个整体概念,一是指保险公司内部组织机构的专业化,如在公司内部设立健康保险事业部,管理分支机构的健康险业务,或者设立专业的健康保险公司;二是专业化的经营理念,就是要充分认识到医疗保险不同于一般寿险业务的特殊性,贯彻按照医疗保险自身特点进行专业化经营的理念;三是专业化的管理制度,要根据医疗保险自身规律,建立专业化的风险控制体系、专业化的产品开发体系、专业化的经营服务体系。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