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辽宁省“扩面”专项行动文件,“扩面”征缴对象为各类企业职工、灵活就业者和个体工商户,还包括在城镇企业工作的农民工。而丹东地区在扩面的实际操作中,并不符合条件的农民也被纳入其中。一些农民甚至通过参保资格造假、冒充企业员工参保或直接花钱购买参保资格。
东港市新城区农民肖凤琴的《城镇企业职工退休审批表》显示,其身份为“丹东棉织三厂员工”。但实际上,她并不属于这家工厂的职工,她承认:“我都不知这家厂子在哪里,是社保代办员随便找个单位安个名头参保”。
丹东市昌泰机械有限公司职工于泽湖退休前,曾负责办理厂内员工养老保险业务,据他称,扩面时期,经常见到厂外人员到该公司办理退休手续,造假档案较为常见。
丹东市元宝区一位不愿具名的参保人透露,在2006年托人参保时,共缴纳2万元,其中1.4万元用于向前补缴8年的保险金,余下的6000元是“好处费”。据多位参保人回忆,扩面时期,社保部门临时雇用社会上的社保代办员,负责将不满足参保条件的人员纳入到企业职工范围,并办理相应参保,同时收取一定“好处费”。
针对上述“不规范”的操作,受访的丹东地区社保局和人社局相关负责人未加否认。丹东东港市劳动局副书记宋书鑫承认,虽然扩面征缴获得了更多的资金,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养老金的给付压力,但过度补缴,造成了退休高峰的提前来临,对地方而言形成了沉重的包袱。
正因为如此,《财经》记者了解到,辽宁省实施新的养老金计发办法后,除了丹东,鞍山、朝阳等市亦有部分参保人出现养老金减少现象,不过降幅现象并不明显。铁岭市人社局养老保险科科长王铁民估计,到2011年下半年,包括铁岭在内的其他地级市也将会出现养老金缩水的问题,只不过由于各地在“扩面”时尺度不同,所涉人群和降幅会有所差异。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