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相关文献回顾
很多学者都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是所有社会养老金计划财务可持续发展的潜在威胁。比如阿热曼和尼科莱蒂(HagemannandNicoletti)、丹格等人(Dangetal)、维斯科(Visco),他们认为在老龄化到来时,大部分OECD国家都将面临投资、储蓄下降和现收现付制养老金计划支出增长的问题。[4][5][6]赫勒(Heller)和UNESCAP也指出,发展中国家的现收现付制养老金计划在不久的将来会面临财政不平衡的问题。[7][8]不过也有研究对此持怀疑态度,程永宏力图证明人口老龄化并不必然导致现收现付制度会发生支付危机,关键在于经济增长速度与人口老龄化速度之间的差距如何。[9]所以人口老龄化不能成为放弃现收现付制的合理依据,更何况作为以伦理学为基础的社会保障制度,养老金制度本身应该体现的就是公平性而不是效率性。
对于如何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金困境,哈瑞格和博芬贝格(HeeringaandBovenberg)提出调整恰当的退休年龄来满足人口统计变化带来的现收现付养老金账户的平衡。他们建议将1945-1960年间出生人口的退休年龄提高4年~7年,以应付预期寿命延长和生育率下降的现状。[10]科波拉等人(Coppolaetal)的研究同样也论证了应对威胁的方式是各个国家正在进行的养老体制的多项改革,改革当中的关键要素直指法定退休年龄的提高。他们的研究还发现,如果能够成功改变年轻一代对退休年龄和养老体制的预期,那么将促使改革取得成功。[11]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