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而,在增加养老金积累方面更有效率的方案应该是推迟退休年龄。但是,该方案也有其缺陷,主要是政策实施中存在多种负外部性。第一,推迟退休年龄会导致就业压力增加。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人口规模庞大,推迟退休对年轻人口就业的挤出效应不得不考虑。第二,推迟退休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冲突。中国传统观念认为,60岁应该是享受天伦之乐的年龄,推迟退休可能会引起职工不满,影响社会稳定。第三,推迟退休会造成从事体力劳动的劳动者健康方面的损害。我国的人口健康预期寿命不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191个国家的健康预期寿命的排行榜,我国居民平均健康寿命是62.3岁,在世界排名第81位。推迟退休年龄对于体力劳动者和特殊岗位工作者来说是不公平的,因此,退休年龄推迟必须考虑行业因素。第四,中国目前临近退休的劳动力群体是过渡和转轨的一代,他们的人生经历了新中国曲折发展中的历次失误,年龄越大所受教育水平越低。一旦延长退休年龄,高年龄组的劳动者会陷入不利的竞争地位,工作选择空间变窄,甚至陷入老年失业风险,既丧失了工作,又一时拿不到退休金,这种制度安排对这一代人是缺乏正义的。第五,按照目前“统账结合”的养老金政策,推迟退休年龄会增加个人账户的支付,而社保基金投资渠道少,保值增值能力不强,养老金偿付风险增加。因而,应该积极探索推迟退休年龄的具体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少其负外部性,支持基础养老金制度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感谢匿名评审人提出的修改建议,笔者已做了相应修改,本文文责自负。
①参见《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1997年7月16日。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